3Ks66>TT
现场管理实务培训讲义 wd@R.'I_
一、 现场管理基础
I!r&h}6m
(一) 现场的概念 (II3S2$r
广义上指企业从事开发、生产与销售活动的场所。狭义上指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地方。本讲义指制造产品的场所,因为现场往往是最受管理部门忽视的领域。管理部门若能注重“现场”,则会发现有很多的机会可以使公司经营得更为成功、更有利润! H#O,^\d/D
(二) 现场与管理 K|PS(h
1. 对现场两种不同的认知 nVA<\W/D
2. “现场中心主义”方式 f`N5%
*; 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是管理人员担任一个现场指挥的角色,他们提出工作的指示,供现场人员执行,以追求较高的效率。 g9h_{l$ci
*; 现场中心主义认为现场不但要对生产负责,也要对质量及成本负责,而管理人员则从旁协助。 bWh>B
(三) 现场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 c&Z DrjT
1. 准备作业标准; +_*"jsA E
2. 训练员工,并确保作业员遵照工作; y ,A IiwEG
3. 改善标准以改进现状; 46Z
;r:
4. 注意异常现象,并立即加以处置; W @)[2 ,
5. 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H97[g05
二、 现场改善 K|;7&
(一) 改善的概念 3) #BS&
改善意指持续不断的改进。隐含每一位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要以较少的费用来改进工作方法。改善的基本观念和体系: C\ ev
1. 改善与管理 oOBpx\K 3
(1)管理的两项主要功能:维持(Maintenance)与改进(Improvement) ^vG
$]/
² 维持:指从事于保持现有技术、管理及作业上标准的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标准所需的训练和纪律; sM3M?p'M
² 改进:则是以改进现有标准为目标的活动。 DCP$nO|
(2)改进的两种形式:改善(Kaizen)与创新(Innovation) V\W_7
|*
² y|+va;[M
改善:是由于持续不断的努力所产生的诸多的小步伐改进而逐渐累积而成;强调要以员工的努力、士气、沟通、训练、团队、参与及自律来达成目标,而这些都是一种常识性和低成本的改进方式。 8C!9nr31U
² 创新:则是借助大笔资源投资于新技术或设备而产生突破性的改进。 duI68huA~8
$oxhw()!f
2. 过程与结果 ?\sfP)]
“改善”着重于“过程导向”,因为要改进“结果”,必须先改进“过程”。许多公司改善活动失败的原因,就在于轻视“过程”。因此在“改善”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最高管理部门的承诺和参与。 ITq4
(#76^
3. PDCA循环/SDCA循环 =!_<@_
(1) PDCA循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置(Action) /HK8J/
² 计划:建立改善的目标; H:h?J5O
² 执行:依计划推行; oxs*3z;_A
² 检查:确认是否按计划的进度在实行,以及是否达成预定的计划; s2L>=Q:
² 处置:新的作业程序的实施及标准化,以防止原来的问题再次发生,或再设定新的改进目标。 4KR+~2(b
(2) SDCA循环:标准化(Standardize)—执行(Do)—检查(Check)—处置(Action) <h~[UoDa
在当前的流程(工序)中,每当发生异常和问题时,必须反复问自己下列问题: *7 0oWe:v
² 是否因为没有标准而发生的? [, gmF+BM
² 是否因为没有遵守标准而发生的? *-UKcWo^`;
² 或者因为标准不适当而发生的? r> f6tIh
惟有建立了标准,而且确实遵守,以将当前的流程稳定下来,才能再进入下一个PDCA的循环。 0vqPx,g4k
4. 品质第一 lVL])@!]
就质量、成本、交货期三个主要目标而言,要经常将质量放在第一位。因为不管价格和交货期的条件对顾客多么有吸引力,若质量不好,最终会失去顾客。 bH3xWPCC
“质量第一”的理念,特别需要最高管理层的重视,因为管理人员经常会屈服于交货期和降低成本的压力,而对质量妥协让步,最终可能危及企业的声誉。 t.N}S
<%
5. 用数据说话 i!IN=M-h
“改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能正确地了解及解决问题,首先必须收集及分析相关的资料,以确定问题的真相,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最终把问题解决。 T&7;I> [
[例]: 6j|>Se%2
表2.1 生产管理中常用的数据 %yk&1P\
效率生产率产出数量/总投入工时 n5PHi4KW
品质一次合格品率一次合格品数/总数 RK1Hn jA
产品总合格率合格品数/总数 W?s!'2L2E
客户投诉件数实数值 LY</.
Uh
交货延迟交货天数实数值 K5$=]AFF
按期交货率按期交货批数/应交货批数 v4)#[\
设备时间可利用率(负荷时间-停止时间)/负荷时间 sABgDN
平均故障时间故障停止时间合计/停止次数 F^ UiW
仓库完成品滞留天数完成品平均在库金额/月平均销售金额 %bK[ATBR
成本产品单位成本产品总成本/产量 8hHcnZI6
人力出勤率出勤人数/总人数 RW4
Ozl[}Q
离职率离职人数/总人数 HuFPf=
……….……….………. tZWxVW`}
6. 下一流程(工序)就是顾客 {nJ";2?=_
下一流程工序就是顾客,就是承诺绝不将不合格品或服务往下一流程(工序)送。当组织内的每一个人都能按此理念行动时,外部的市场顾客最终也能收到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 WP\.;/y;Y
(二) 现场改善的基本原则 +!AN iOf
1. 环境维持5S .v..FQle
借由环境维持,员工学习和实践到自律。没有自律的员工是不可能提供良好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给顾客的。不实施5S的企业,将不会被有潜力的客户考虑。 E7}{T_Op
2. 消除浪费 <`Ej32'
消除浪费,可作为改进生产力和降低作业成本的最有效方法。“改善”着眼于在现场消除浪费,而非以增加投资来增加价值。 v UK#I-)k
3. 标准化 !@u[G
标准化可以定义为做事的最佳方式。为确保质量,在每一个流程里,要维持一定的标准。维持标准,是在每一个流程里,确保质量和防范错误再发生的一种方法。 cnoMe.']
在现场导入良好的“5S”,可以降低50%的不合格率,再加上标准化,又可以再降低新数字一半的不合格率。 &D'egW
(世界级改善大师—今井正明[日本]) B'&`vlg;|
(三) 现场改善活动 >}oaV2
² 全面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TQC/TQM) awy2'
² 及时生产方式(JIT) aeat!z 0
² 现场环境改善(5S) v^-Zdm
² 全面生产维护(TPM) Mg5rOhH5>
² 目标管理(MBO) P9gwRY
² 提案建议制度 S8}4msIi
² 自我管理团队 GU%*E_
(四) 现场改善的终极目标 Jq:l}:2F(
现场改善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改善产品的质量(Q)、成本(C)和交货期(D)。 4?MU=j9I
(五) 现场改善的工作方法 CS9-H5"Y`
1. 先去现场 mp3oN%q3
当问题(异常)发生时,各级管理人员应当立即到现场去,站在那里观察事情的进展,掌握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千万别在办公室听汇报。 6>MH/*nO
2. 检查有关物件/问题 EDCipT[c
这里的物件可以是一部发生故障的机器、一件不合格品、一件被损坏的工具、退回来的产品、甚至是一个客户的抱怨。 <G8d bhc
3. 当场采取暂时处置措施 (Sw0Io]}.
当现场发生问题,管理人员到现场仔细检查后,应当场采取处置措施。但是,暂时的处置措施,仅仅是排除了问题的现象,并没有找到机器停止的真正原因。 c2tv4Pxr
4. 发掘真正原因并将之排除 \~\_B8ldB
发掘现场原因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持续地问“为什么?”直到找到问题的原因为止。 FO#,C,;>v
[案例] 假设你看到一位工人,正将铁屑洒在机器之间的通道上。作为主管你应如何做? oY7-kD}/U/
问:“你为何将铁屑洒在地上?” j0v_pWiFP
答:“因为地面有点滑,不安全。” :+e>-P
问:“为什么会滑?” H^F!3F%"
答:“因为哪儿有油迹。” j2Op<;G+K
问:“为什么会有油迹?” ^je{JH3y
答:“因为机器在滴油。” !uZCuAuVU
问:“为什么会滴油?” lS@,y)1,
答:“因为油是从联结器中泄漏出来的。” J'12+4gM
问:“联结器为什么会泄漏?” ^U`@ Q
答:“因为联结器内的橡胶油封已经磨损了。” ,D|C2x^&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