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25 - 2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 
«» 2025 - 2 «»

日志分类

存 档

日志文章


2011-05-19

班组天地1038期康老师点评

【范例】 Xz#u}o18  
韩友礼模板教学让培训提速 _oNR*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55531.html[/url] z,0(dE[_  
今早连看了5位作者的稿件,此稿是这五篇中我认为惟一符合见报要求的“班组摄影”稿。稿件的新闻点、事件的典型性以及特色都不错,具有宣传价值。 #IN`y>U@/  
3o-3G3j  
陈建光克难破题  “80后机车”重焕青春 kU;" dus&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55233.html[/url] E.JUb[{  
好图!但是文字的现场感跟图相比却有些逊色。现场不是用文字叙述出来的,而是用文字描述出来的。“叙述”和“描述”虽是一字之差,但功能却差之千里。 {pUE1#T  
"<rG~?i}  
叙述,可以不受时间、时空限制,比如作者开头的“连续三年获得集团公司技术比武第二名的……”还比如文中主体文字“令同事们钦佩的是,在该设备的改造过程中,陈建光面对无图纸数据、备件奇缺等制约因素,细心摸 ALrkkw[G  
索,大胆革新,自我加工,对点火装置进行了改造,成功破解了因电极漏电,预热锅炉无法工作难题”等,都不是在当日现场发生的或者看到的东西,这些东西是通过作者叙述出来的。 {4FoY;-  
FnM0el&|  
而描述,则是把看到的在一个时间发生在一个地点的事件用文字描述、还原出来,让没在现场的人看到这段描述也能跟作者一样,有置身其中、身临其境之感。作者的图片很有现场感,可文字却没有。“ 5月17日”这是事件 x! / _?wB(  
发生的时间,没有问题,接下来的文字就有了问题。既然这天通过专家组验收,为何不写现场是怎么验收的?事件主人公和在场人随验收步骤的进行而产生的一系列的反应,这中间可以加入对该点火装置在生产中的重要性、 ' )H_%7l#  
特殊性以及研发过程的叙述,以突出事件的新闻性。 O7@[yb4Dj  
本人认为此稿速加修改,还是有可能的。 ZX}),b1|  
~ 0zj5  
【总体小结】 9$J^+l-Z  
1注意文章的新闻性,要突出新,即使同类事件用过多次,也要从新的观点去写去报导 j-\`':8V@  
2过度注重文章格式,机械化得写作格式,使得文章缺乏生命力。人+机器的模式过于重复,容易使人审美疲劳 S{zUuVXn  
3日常工作、生产任务一般不能当做新闻,只有工作任务带有特殊性的时候才可以叫做新闻 gQ^*l #  
4报道新闻不能报道工作,要以此人、某人做了什么特殊的事情为由头 h428<<D_3  
5摄影新闻中的文章部分虽然占的比例很小,但是起到点明图片的大任务,再好的摄影作品也要有文字做铺垫,文字不能写成流水账、行程安排。这样的文字反而掩饰住了图片的精彩  t}*G/  
6注意选材的角度与思路,同样的图片思路不同,表达的观点与亮点也不同。 ex)kDq4nu8  
7报纸刊登的不是表彰信,刊登的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这些事对社会,对企业有着什么影响?最后因为“事”而表彰“人”,不能把这些先进事迹写成因为“人”得到表彰才说“事” V)hv`|  
8新闻要写事实真相,不能把2个没关的事牵强附会进同一文章,不能编理由。要用思路去连接事情的主线 '>F.6le n.  
【点评汇总】 s6Uy+ h&  
Ut,kC  
曹治东:小创新环保又节支 @w(6T b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55557.html[/url] d | >~  
这位作者写班组摄影稿已经形成人加机器的摄影写作模式了:哪天—谁—干了什么—怎么干的—干成后的效果…… =?(*q6[i  
#(m:F%u  
应该说,这是最基本的没缺新闻要素的写法,可是,任何写法如果成了不变的模式,也就没有生命力了。如果篇篇在摄影手法和写法上都是如此,没有突破,这稿件就很难上了。因为总看一个人加一台机器的图片,编辑和读 xV0m^v  
者都会产生审美疲劳。 %k p D.s  
pa%}vt0  
可以说,此稿属于没啥大毛病也没啥优势和特色的稿件,如果缺稿,此稿好上,但如果稿件多,那此稿便缺少竞争力。 WG%<,q2  
;;9=]ao'$  
U$BpW:F  
省劳模兰师明班组又获殊荣 M ) TRm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55532.html[/url] *%qy6 9/F  
兰世明被宣传了多少次了?作者数过没有?一位老劳模要想再度宣传,除非他又有了新业绩或者新特色,可这篇文字中所有支撑主题的内容竟然还是2010年发生的事情,作为一名有一定资历的新闻从业者,应该知道新闻是不 xP>&2-  
应该这样写的。可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大概想蒙混过关吧?呵呵,也不想想,夏老师哪里有这么好糊弄啊??? Z >INn #  
lX#8XqB=  
2#转炉烟道配管改造年节约200万 Wh7v?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55561.html[/url] l;r %Nw  
一个正常的设备改造的场景、或者一个正常生产任务的开始或者投入,是不能拿来当新闻报的,除非这个生产任务有特殊性。但是从现在的抓拍和文字描述中,没有看到此工作的特殊性。 Zp"I4MdV  
D8PF}'0%  
nz4U>?  
“矿工摄影师” 贾士豪 0{&!X9g8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55526.html[/url] ebsI>  
此稿到底要展示谁的风采?是工会干事的风采还是工人的风采????而且文中场景是随着工会干事的行动而转换的,成了记录工会干事行踪的流水账。 6jCf-\  
F!P^H3@  
老哥说得对,工会干事拍摄职工这是工作,算不上新闻,本文弃重就轻,不知何意。 b2') oI  
q0IBl1/E  
dod  
Po*N  
jk_znS  
全国劳模蔡吾吉抢答赛展风采 irM?qq8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55562.html[/url] ':Q9&M=  
无论图片还是文字,都没有让人看到劳模与众不同的风采,所答题太一般般,相信只要有记忆功能的人,复习后都能答上来。让劳模通过完成这样一个低难度、没技术含量的动作去展示风采,岂不是让劳模风采大打了折扣? 673Ppq@G  
要么放弃这样的选材;要么从现场选一个与众不同或者语出惊人的环节和情景去表现劳模的特性和与众不同之处。 . 4%xwh]  
@(Y[i ",  
4 \2iwh2X  
青年志愿队面对党旗集体宣誓 C62Qrlk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55530.html[/url] VE*PY,  
怎么回事?本文又是一个弃重就轻的!!!一个参观流程和记录能当新闻报道吗?看来作者需要补补新闻的基础课,先弄明白啥是新闻! ^EAUk *\p  
@wa3r;N  
10名“十佳杰出青年”组成冀中能源邯矿集团云驾岭矿“青年志愿队”不是不能当新闻报道,但作者报道的思路是错的,正确的思路应该是:某日,某地组成了“青年志愿队”,这个“青年志愿队”是干什么的?为何只有10 =TAadZ-$  
名“十佳杰出青年”组成?10名“十佳杰出青年”身上共同的优势和亮点,对“青年志愿队”有何作用?……这样写才算真正展示风采。 |9XsCo'K  
dMWdyGB:r  
"N0 OIZ9d{  
“李全能”的风采 yun] ]%`BA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55453.html[/url] 1 ,)N.v  
夏忠的文字水平貌似不错哦,咋就弄不明白摄影稿呢?此稿俩问题:第一摄影图片满拧,的确存在老哥等指出的问题;第二,文字部分成了人物简历介绍,耀扬说很对,好好弄弄第二段就足矣。 ]6'] 7z#  
E]gZmE'u  
iwbHpZQ  
突击队昼夜奋战提前完工 C_`3K"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55247.html[/url] Gx3?wJ+u&6  
嘿嘿,美女的东西就是不一样,这么多人来捧场?俺也算一个吧,不过,别怪俺说话不中听哦! #U)}(Rg  
'?58i_%<  
第一,正常完成任务即便是提前了多少天,这也不算新闻,要突出这个任务的特殊性、重要性。这个任务只有具备了无可替代性,才算得上新闻事件。 v<fw?5  
`Y}n~SC:  
第二,既然是展示风采,那么就要以人为表现主体,作者已经到现场,怎么还用据谁介绍?把自己眼睛看到的描述出来不更具说服力? q,|()=p*~  
i9Xk u\  
第三,时间要清楚,提前完成任务的时间是哪天?5月17日是吗?如果是,为何不写到前面?放后面容易让人误会,以为作者看到的时间不是完成任务的时间。 (>>97ep#"F  
m2Y&Fe3Yt  
化验工发现隐患获嘉奖 _(dT<l/R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55282.html[/url] S6j{Jy  
职工受了表扬这类事最多也只能上内部黑板报或者企业报,而上不了工人日报。要注意所抓新闻的新闻价值,而新闻价值不是指谁受到表扬这样的好人好事,而在于事件本身能给社会给读者提供的新资讯、新经验、新观点、 0R[q]hy5*  
新发展、新启发、新思考、新方向等,不具备其中之一,就谈不上是新闻。 B({KmGAF,  
0qkd,ZdBcK  
胡翠娥:千条“红腰带”情牵矿工心 "{=Kpm*Ud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55513.html[/url] yYZLnv#j  
既然提出是生日,为何不把生日与事件本身结合起来写呢?带领全班的姐妹们加班加点赶制1000条寓意平安、幸福、吉祥的“红腰带”,是不是她选择的过生日的另一种方式呢?如果生日跟主事件无关,那么,为何开头要提 MO |,\/  
“5月18日,是安徽淮北矿业童亭矿井口洗衣班班长胡翠娥(右)的生日”呢?如果写此句是为了给下句“可她却放弃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做铺垫,我觉得有些牵强,难道过生日就只有与家人团聚这一种方式吗?生活 e Kjby  
中多少人过生日是在家过啊?跟朋友一起过也是一种方式啊!如果不是只有一种方式,那么,她“放弃”就没有什么意思,更没有什么新闻价值了。 2+ 9eo/=  
y/qSaE  
从另一方面看,放弃过生日是为了“带领全班的姐妹们加班加点赶制1000条寓意平安、幸福、吉祥的“红腰带”,这句话如果不交代清楚也会让人误会。加工红腰带这活哪天干不都行吗?为何就紧急到生日也不过?所以,这里还要说明特殊性。 6i 3W% }  
|"((@>q**  
新闻就是如此,告诉大家的必须是事实真相,这个过程中不能把没关的事牵强附会进去,不能想当然地编理由,不然没法让人信服。 @A#"$u  
*O\u+*b  
为环保争分夺秒抢进度 |6W evt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55549.html[/url] -(3|1HTse  
哎,又是一个人加一台机器,这样的图片作者拍着不烦吗?这样的画面在班组天地版面上已经用了若干期、若干幅了,你觉得编辑还会再用吗??? >ZN66]"  
bv6'/-1j  
刘书培“攻关”成功月创效364万元 %"wnRu&.X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55290.html[/url] WF(::Y;z q  
看作者文中叙述的是一个人获奖,为何要弄来一群人做伴呢?再说了,无论从新闻性还是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看,一排人捧着奖状的图片真的不适合在班组天地上用,还是尽量避免吧! U+ [9G^g  
4 Hx uSUT$  
应该说,此稿文字比过去有进步,继续努力一定能成的。 PtADe ,N  
蒋悦明热装轴承挽回损失50万 Tevh/rtc^  
[url]*bbs.bztdxxl.*/read-htm-tid-155286.html[/url] HA^odA9ylR  
修改后此稿没啥大毛病了,但是人加机器的模式恐怕要削弱此稿的竞争力!能否用要看编辑选择了。 ;JZM>@BR  
ek,N91vN=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4) |  浏览(21271) |  收藏
一共有 4 条评论
杨雪梅 2011-05-19 16:08 Says:
   
xiaz72 2011-05-19 15:58 Says:
 
lcb211 2011-05-19 15:50 Says:
这个好,学习了!!!
王志强 2011-05-19 15:37 S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