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HL%
中国煤炭网 作者:冯韶新 '\}ca~1
ZM\[N49J
蒙西高原,毛乌素沙漠边缘,一片荒漠化盐碱化草场上,一个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在这里崛起。 i5 !0`
o}0rT;
毛乌素蒙语意为“坏水”,这片土地上植被脆弱,降雨稀少,放眼望去,一片枯黄。 #y2L]1R.
g$(xDMgM
这里是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旗上海庙镇东北部,国电电力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综合能源基地坐落于此。“我们发挥专业化和‘两个联营’优势,规划建设这个项目,总装机容量700万千瓦,包含上海庙电厂4台百万千瓦火电机组和单体规模300万千瓦‘沙戈荒’光伏项目。”国电电力工程建设部朱传兴说,“通过大规模高质量建设光伏清洁发电和优化支撑配套的灵活性火电项目,实现传统化石能源与光伏新能源打捆联营,在满足多元化用能需求的同时,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ne/-{I=
`>Ox4884
在基地规划图上,一个设有马兰花造型的光伏基地在10.5万亩荒漠上排列开来,一朵璀璨的新能源之花正在绚丽绽放。 7{bZD^4`
".fvKJfh
示范:传统和新能源在“沙戈荒”联手 +-@L/,~
Uf,y(kv\
毛乌素沙漠腹地处于蒙陕宁三省交界处,沙漠面积约 7000 平方公里,在鄂托克前旗建旗之初,全旗沙化土地达到90%以上,风沙肆虐、十年九旱,周边的采煤沉降区连结成片,废弃的矿山与茫茫沙地相依相伴多年。 v xn[>Z|R
=>KX^, 'p
2022年5月,蒙西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4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正式列入国家第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国电电力凭借着在蒙西地区4台百万千瓦火电机组的强大电力能源供给优势,于 2023 年 1 月成功取得蒙西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300万千瓦光伏项目建设指标,开启了沙漠里“种太阳”的新质生产力征程。 CW _c['q
>d6<3_
国电电力夏冰说:“我们制定了‘火光打捆、联合送出、综合示范、技术引领’的开发思路,全力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生的发展模式。建设具有国能特色的示范工程,为国内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示范。” w%PNf7i
pqT/B*L
在传统能源上,国电电力上海庙电厂创造多个“首”“最”。全国首创4×1000兆瓦超超临界间接空冷火电机组,全国首例1000兆瓦级机组输煤栈桥采用模块化工程,全国首例以能源大数据为基础的全面智慧化火电厂,全国首个4×1000兆瓦级机组“四机一控、主辅一体化”电厂,世界百万机组中首个使用钢结构冷却塔的电厂。同时,是国内百万机组智慧化程度最高、空冷机组中背压最低、一键启动断点最少、四机一控一次建成最大和百万间接空冷机组中回热级数最多的火电厂。 OG>*Z!g)D"
fhY.. %5
“作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之一的“沙戈荒”光伏基地,融合光、火一体的综合能源大基地示范工程,国内首个“沙戈荒”气候区大型光伏户外实证基地,通过一体化规划建设、智能联合调度、火电+光伏综合能源供给以及重大科技创新探索,我们积极打造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新标杆、新示范。”朱传兴表示。 (
j(J:j
nJ'`L-9mx
——探索“火电+”模式。充分挖掘火电项目的供电、供热、供汽、供气等多种能源产品供应形式,通过“火电+”提高火电项目多渠道收益,降低火电机组的碳减排强度。 j"D'5x@M
GF8eV>K
——探索“光伏+”模式。利用光伏弃电开展煤矿疏干水的治理、绿氢及绿氨的生产以及其它绿色产品供应。 {n5O-;p
~z&7EB[a(
——探索“火电+光伏”模式。在特高压通道容量受限时,探索光伏发电替代部分火电的厂用电,实现火电与光伏的深度融合。 IG,+ #E
:`*Ke_B%
——探索联合智慧调度模式。统一接收电网调度指令后,确定火电和光伏的最优运行模式。即在光伏大发时,火电低负荷运行;在光伏不发时,火电高负荷运行。同时,开展火电和光伏联合电力营销,实现利益最大化。 w*$^(
}u^ Y %/
创新:标准引路、样板先行、智慧未来 >vBQID
zlu"8pM
近日,在鄂托克前旗哈沙图嘎查,蒙西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300万千瓦光伏项目建设现场,建设者们顶着烈日,打桩、组装支架、安装光伏板,推进项目高质量快速建成。 !`jE;kg]
vUVx_ %]
“项目占地10.5万亩,相当于北京二环内面积,这么大的项目,无论在管理还是在施工上,必须得有一套好的管理手段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支撑,才能高质量建设好项目。”该项目负责人李晋原说。 S
lvy8
>$\"m`
据了解,该项目使用桩基总共205.74万根、光伏支架共21.52万套、光伏组件共598.68万块、集中逆变器312台、组串逆变器6242台、箱变906台、电缆共3.24万公里。 Z
b"6W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