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崇尚权威的文化氛围中,名人名言占的地位是很重的,很多名家说的话,往往被人当成指导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不二准则。都香网络信息有限公司推出的都香手机文化大学会告诉你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名言中,也有一些话被人刻意或无知地曲解,背离了话语者本身的意旨与初衷,迷惑了天下万千受众…… R]<\=#Tk
'(d1igDa
1、以德报怨 {(X@pj*
I,D1Q(F|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xxw_#3
C=T})7D
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报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 BEm!Kyn
w5KmbJ7
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拿起板砖飞他!” bNDp>fX]B7
{
]BwbFKG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Fu2;p+M
L6fWiW'
原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 SDx!Wycj
"cgdLf`
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e*5?C38'
X<o\4kv)
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西,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 Fjl(B4a
oo%%7?_
R`Pv>x}&]F
3、无毒不丈夫 6%Y=
/U
F2 EFsX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民间谚语联对 4,]<\
C#rF8
^Nl
这句来自民间的谚语本来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可惜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这一句话,到了朝廷上那些所谓的学高八斗的“君子”嘴里就变了个味。为什么呢? jJ|y={vS
0WBe
这要从古时候文人的习性说起,在这副对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声字,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那些对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学者们某天吃饱了没事儿干,便发挥他们的专长自做主张,把这句改为“无毒不丈夫”了。 2z8Ku Qu(
XT*N>l&d
M3=30u4
4、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u{VG,[%<
)R
&R>#
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6kRkM
Z7GfJ|H
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之前的卫国之行,孔子“居卫月馀,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 Fkzf!98y
IC'n['@}
大致翻译一下这段话,时任全国教育劳模的孔老先生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了卫国参观学习休养。但在这期间,孔老先生突然发现自己被涮了,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来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持他来这教化卫国民众的。尤其是那个卫灵公的老婆,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开炫耀,贬低了孔子。 ?Z{H]$VT
xP:`TN`)
孔老先生很郁闷,收拾行李就离开了卫国,离开之后,心情平复了,想起卫国公老婆那种仗着得宠、骄横跋扈乱政扰民的烂事儿,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TG2<owC
"JMZ|},
看看孔子的卫国之行,一切都明白了,他这话断不是发神经突然开骂起包括自己老妈在内的所有女人,而是有一个特指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卫灵公那位老婆南子等人。 DtD$ZWTx
d9l{Sxq
, oOibik?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OtD|<noBs
etrZ)NOl
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 #am3[Ok!
*3`&FgR!t
庄子的这句话其实是这样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我庄子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面对的知识是无限的,要我以本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种永远看不到边的尽头,这样会搞死自己的” S-\'p:85h
C,BG`a"xp
>rz2;{w23
6、相濡以沫 rLfpRu<
[7_|w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le# |#P
mA3Uq6(R|
相濡以沫,多美的情景,虽然这并不是爱情最理想的状态。当年街道居委会的老大妈就算再没文化,这句话肯定是会说的。只是我们都没曾想到,后边还跟了一句“还可以相忘于江湖” $0X"+ys
0Ch.yME9
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EaArEQ/(h
nF
KmKC\H
原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Kj@K8|u.
P-
<s5Vq*
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你们推崇的这句话,它的原意中根本没有你们所需要的压迫与歧视,却恰恰相反,它说的是一个公平的道理:我们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在天地的眼中,都是平等的 (N]kt4
6,(2g}V]
|
一共有 0 条评论